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全部

清华美院训练营的学习团队协作能力如何加强

发布时间:2025-05-10浏览次数:28

1. 趣味集体情景游戏:在新生团队训练营中,各院系指导班级开展趣味集体情景游戏,让大家进行个人介绍、体验团队协作,帮助同学们相互了解,促进班级初次的团队融合与感情建设。

2. 团体活动:校团委邀请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为新生团队训练营设计开展“共建幸福集体”团体活动。通过活动,同学们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班级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3. 多样化活动:在训练营中,通过大学生活拼图、同心同德握手等多种活动,让新生畅想未来大学生活,共绘班级建设蓝图,从而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4. 团队拓展:在清华-耐克可持续发展领导力项目入学导向中,通过团队拓展、SDG趣味卡牌沙盘活动、主题讲座、企业案例分享、小组情景模拟练习等多种方式的结合,激发了同学们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兴趣和商业思维,掌握了前沿的ESG知识,并加强了对跨部门沟通与协作的理解。

5. 体育活动:在清华-耐克可持续发展领导力项目入学导向中,通过“电网”和“无敌骰子”活动考验了团队在资源有限和规则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的适应能力和策略规划,同时强调了团队成员对最终成果共同负责、相互协作的重要性。“旱地”活动进一步锻炼了队员们的身体控制和团队策略,同时带来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6. 专业教练指导:在清华-耐克可持续发展领导力项目入学导向中,邀请了耐克训练营(Nike Training Club)的三位专业教练,为同学们带来了充满活力的晨练体验,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7. 课程与实践结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学中,强调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借助学院教学实验平台,通过大量的实践,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思考、体验和探索,从中获取宝贵经验,进而转变成能力。注重因材施教,尽力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创新,并引导他们通过本校的选修课平台、SRT课程和创客项目,不断拓展和完善适合于自己个性发展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8. 跨学科研究与交流: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依托设计形态学学术平台,以“形态”研究为核心,将其作为跨学科“交叉点”,先后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数学与计算机、人工智能、工程物理、人文社科等学科的师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跨学科研究与交流。在设计思维的主导下,通过课题合作、学术论坛和微沙龙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为同学拓展了视野,揭开了学科前沿的神秘“面纱”,从而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清华美院训练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 © 2022-2025 北京华夏屹立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2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