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全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考中的创意思维训练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5-11浏览次数:33

一、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于2004年开设了“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旨在培养“会思考”的专业设计师。该课程的训练方法包括:

1. 联想能力训练

  • 例如在产品设计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一张“不同凡响的桌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命题,学生们需要运用设计思维中的“描述定义”和“提取信息关键词”的方法对普通的桌子进行解构。先提炼出如“木质”“方形”“四条腿”“落地”“不可移动”“没有温度”等关键词来描述一张普通的桌子,接着再据此进行逆向思维,尝试跳出常规的设计范式,以“纸质”“不规则形”“单条腿”“可悬浮”“可移动”“可温控”等新的关键词来定义这张“不同凡响的桌子”。在这个过程中,好的设计灵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涌现。
  • 2. 图形重构练习

  • 如将字母“A”和“B”进行重构会变成什么样的新图形;遮挡一张人像摄影的局部,想象被遮挡部分能变成什么奇妙的形态;以“立方体”为主题,尽可能多地设计出不同的图案等。
  • 3. 挖掘中国传统设计思想

  • 在课堂中还会着重关注对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挖掘与应用,让同学们从传统文化中提取可以运用于当下的设计方法,如在传统建筑的榫卯结构和七巧板中寻找模件化设计思维,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传统哲学思想中学习系统设计思维等。
  • 二、社会实践中的设计思维训练

    在与重庆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工作坊中,有以下设计思维训练方法:

    1. 影视解构训练

  • “根据提供的目录看电影!”——实践前夕的训练环节趣味十足。年轻的设计师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化身为“视觉侦探”,在《罗马假日》的街边咖啡馆偶遇走失的公主,在《达·芬奇密码》的城市古迹中发现充满隐喻的符号,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对称构图中寻找城市设计的密码。这一训练是为了让设计师们学会用蒙太奇思维解构城市空间,在影视艺术的历史纵深与空间叙事中构建起城市情感与文化认同的坐标系。
  • 2. 同理心训练

  • 在设计师们分组对重庆进行“城市探秘”,并将搜集到的各类图像、音视频信息汇集成库的过程中遇到瓶颈时,教学团队立即启动了预先设定的“同理心”训练环节,让大家用文字、AIGC插图甚至音视频等方式,讲述记忆中最令自己感动的故事或瞬间。有人谈到了难忘的童年趣事,有人分享了五味杂陈的情感经历,还有人将自己初到重庆生活的感受娓娓道来……40位年轻设计师对于人生经历的生动讲述,逐渐激活了集体记忆的共鸣。同学们意识到,同理心的建立不是空洞的套路,而是必须扎根于真实的情感土壤。在此基础上,大家带着视觉考古与情感表达的双重目标再次走进重庆的街头巷尾。
  • 三、其他相关训练

    1. 创意素描教学(职高美术创意素描教学可借鉴)

  • 创意素描教学在职高美术教学中有积极意义,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意素描不以摹写对象为目的,而是有创造意味的素描,其画面效果应突显作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并予以观者再创造的想象空间。
  • 2. 环艺设计手绘训练(可借鉴部分理念)

  • 在环艺设计手绘训练中,“快题手绘”与“艺术手绘”有概念差异。“快题手绘”与其说是去“画”,不如说是“表达”,即通过创意、图形去阐述考生自己的方案,需要的是明确与精准表达。而传统的手绘训练往往突出的是自己对画面的主观处理,忽略了很多设计信息的传达。在训练过程中,平面图的绘制要遵循设计规范,在尺度关系上要格外用心;立面图与剖面图能够体现设计的竖向丰富性;分析图往往为常规的功能分区分析、交通流线分析等,可通过分析图表达自己的设计思维的推导过程等。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考中的创意思维训练方法是多方面的,既有课堂上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训练,也有社会实践中的实练,还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的训练等。这些训练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设计实践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专业能力。

    Copyright © 2022-2025 北京华夏屹立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277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