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全部

北京美术集训班的学员艺术创新思维培养情况如何

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3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1. 课程体系

  • 北京市国际美术学校的课程体系完备,注重发挥美术特色教育优势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例如,学校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绘画专业教材,被列为“十二五”“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在教学中既注重美术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提升,又注重创意思维、设计理念的培养。
  • 中央美院等院校也有丰富的课程设置,如中央美院的“燕山夜画”—摄影视觉与创意短期研修班,课程涵盖艺术摄影创作实践、艺术摄影概论、艺术史、摄影史、艺术摄影赏析等,通过系统梳理摄影及艺术史知识脉络,重点关注摄影艺术在当代视觉语境中的现状,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致力于提高学生图像表达能力、提升审美素养、培养创新性思维。
  • 2. 教学方法

  • 北京市国际美术学校一直走在课程改革的前沿,积极推进教与学的变革,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课堂,强基培优。充分运用工美“教学五要素”“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积极开展项目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并且学校拓展课堂空间,推进线上线下、教室内外教学有效衔接,为学生发展搭建广阔平台。
  • 北京印刷学院的《传统印刷工艺创造性转化设计人才培养》项目,通过讲座、集中学习、现场考察与实践性项目实施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方式,初步掌握利用传统印刷工艺,与现代材料、形式、主题内容相结合的创造性转化设计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创新设计方案。
  • 二、实践活动

    1. 户外写生

  • 北京市国际美术学校开设“场景采风与写生”户外写生课程。例如2023年4月,高二年级开展了为期八天的“场景采风与写生”课程学习活动,将教师精准讲授示范与学生分组取景创作相结合,使学生在户外学习实践中感受色彩微妙关系、提升色彩表现等方面的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佳作频出,教学成果斐然。
  • 2. 项目实践

  • 中央美院的“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艺术人才培养”等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立项,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员的艺术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 北京服装学院的《中国传统服饰艺术数字化人才培养》项目,集合国内最优师资条件,采取课堂教学、交流采风、数字化技术实践、线上辅导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专业技能辅导,使得受培训人员从理论素养、专业技能到实践操作得到大幅度提升。
  • 三、师资力量

    1. 教师队伍构成

  • 北京市国际美术学校2020年的专任教师121人,其中本科教师91人,占75.8%,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30人,占专任教师24.8%,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有助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艺术创新思维的培养。
  • 中央美院等院校也有众多优秀的教师,如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老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美术史,其研究方法和追求以艺术史为立场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探讨一种体现艺术史学科特色、宽视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艺术史学,这种研究理念也会在教学中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
  • 2. 教师的作用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知识,还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北京市国际美术学校的户外写生课程中,教师的精准讲授示范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创意,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 四、成果展示

    1. 学生作品

  • 从北京市国际美术学校的户外写生课程成果来看,学生在课程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这表明学生的艺术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激发。
  • 2. 项目成果

    中央美院入选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如“寻言观象——中国材料表现绘画写生与转化研究展”等,展示了学校在艺术创新方面的成果,也反映出学生和教师在艺术创新思维培养方面的成效。

    Copyright © 2022-2025 北京华夏屹立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9002779号-1